【山东兰陵美酒2007年报道】高端白酒的隐忧难以视而不见,譬如健康饮酒的观念、某些地方政府针对公务员的禁酒令等等。
国信证券黄茂认为,烈性酒消费正日益淡出百姓的日常生活,白酒的经常性消费者更多集中在体力劳动者阶层和有较高社会地位、较少受工作时间约束的社会阶层;一般百姓对烈性酒的消费更多集中在婚宴、节庆日上,价格也倾向于中端。黄茂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本轮白酒景气在2006年底出现高潮,行业销售增速超过30%,但是在今年初增速出现了显著的下滑。
对于市场的这种看法,老窖的董事长谢明笑着说:“所以啊,我们倡导少喝酒、喝好酒。”对于高端白酒的发展前景,接受采访的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均表示出了极强的信心。“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白酒存在和发展的深厚基础。”
来自权威机构的预测是,2007年我国白酒行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向高端产品集中,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均增速,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端白酒销售额也将继续保持30%的年增幅,到2010年前后,高端白酒销售收入完全可以实现翻番。
白酒行业另一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烈性酒市场正在步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其中亚洲已成为增长快的市场,占据58%的烈性酒市场份额。从这种趋势上看,白酒化战略的轮廓日益清晰起来,即从市场到亚洲市场再到市场,不失为一条可取的白酒化路线图。
白酒作为的一个传统酒种,正在有意识地试图走出国内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天地。尽管从五粮液进出口公司的目前白酒出口量来看,这个数值现在还比较小。但是,不再以简单方式出口市场,世界商业报道biz.icxo.com让白酒品牌和产品形象更加具有化文化特征和化时尚元素,适应于化消费潮流,是白酒企业都在思索的问题。水井坊与帝亚吉欧的结盟,或许是能改写白酒狭隘身份的有益尝试。
高端白酒是明珠还是水月镜花,答案见仁见智,不过难得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概是高端白酒的现状和未来的一个趋势。高端白酒所呈现出的高增速、高盈利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呢?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都不约而同提出了消费升级这样一个主要因素。
2005年的人均GDP达到了1740美元,进入了消费品升级阶段。2006年广东、浙江、江苏及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大关。消费升级导致非必须消费品以及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受到整个消费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成为中白酒的消费主力。
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并不否认将高端白酒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产品甚至品来看待,“市场有这种需求,我们就有必要去满足这种需求。”
除此之外,五粮液的肖祥发认为触底回升是另一个重要原因。1996年,白酒产量超过800万吨,2006年这一数字仅为300万吨左右。在许多白酒厂商眼里,300多万吨,或许仅仅是白酒行业复苏的开始。